close

公司】王健林手稿流出!這才是萬達持續高速運轉的核心機密! 

2016-01-17 663 經營與管理

 

先看一個圖

 

 

這是王健林對《成都錦華萬達廣場項目復盤總報告》的批示手稿。在這個手稿里,他給萬達復盤法定了調子:核心就是「復盤既是研究創新,也是管理推動」。他明確指出:希望今後每年至少選三到五個項目復盤總結。總結時分管規劃或商管的副總裁至少一人參加,以示重視。

 

柳傳志在很多場合都提到過聯想的復盤法,這也是國內比較知名的企業復盤學習模板。

 

 

 

萬達的復盤是真復盤 

 

 

比如剛剛落幕的萬達文化節。開復盤會前組織者明確告訴大家,要至少找出2點不足並提出3點建議,大家上會直接吐槽,這可是真吐槽啊,什麼所謂的面子、人情,在這裡統統不重要。

 

吐槽環節完畢之後,按重要性排序,大家提出問題和建議,基本上都是落地、實在的真建議——

 

「有一個問題被忽略了,文化節得有自己的logo主視覺,形成獨立的體系。」

 

  「文化節應該有更多系統的參與,尤其應該在籌備期進行充分的預熱。」

 

  「建議在活動預熱期徵集創意、徵集祝福語。」

 

  「部分文化節項目應該放到集團總部大樓開展,讓更多的員工能參與進來。」

 

非萬達人如果身臨其境會很不自在,從頭到尾都是問題、建議,語言簡單「粗暴」,面子神馬的全部靠後。

 

這只不過是部門內部的復盤會。如果上升到集團層面,一般是醬紫開的——

 

所有系統的「一把手」排排坐,商業地產研究部的相關人員會按照之前所彙報的內容做好排序,按照排序依次過所有的問題。「一把手」先簡單彙報下經驗,這個環節雖然在復盤中並非重點,但是必不可少,因為從人性角度來說,光揭露而不介紹經驗實在說不過去。這個環節完了以後,就是全天的問題解決與溝通時間。

 

在問題溝通環節,就會出現一些「溫柔的」吵架情況。

 

一旦談到真問題,就會觸及很多人的蛋糕。舉個例子,在2009年前,萬達內部的項目公司和商業地產管理公司之間是沒有驗收流程的,這意味著後者就跟垃圾桶似的,你做得好了我也接著,你做得不好我也得接著。針對此問題,兩邊進行討論、分析、博弈,這個事情如果不上「復盤會」,可能誰也不會意識到問題重要性。

 

吵完一個,繼續下一個問題,一個個地過,大概有十幾二十個問題,過完以後,形成建議,並做成一個個表格,方便會後監督復盤結果。

 

一個小石子可能掀不起很大的波瀾,但總會留下一串串的漣漪,讓河水蕩漾。復盤也是這個道理。很多難解決的問題,通過一次兩次的復盤會其實還是很難解決,但至少在每個人的心裡留下了烙印,而這個「烙印」將會推動後面的過程去關注,這樣的暗示其實力量很強大,一旦有契機,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。

 

5年前,萬達在復盤時試圖推動多系統的「營銷聯動」,顧名思義就是大家一起營銷,集中打組合拳,不但聲勢浩大而且省掉很多廣告費。現在,每逢假日,全國的萬達百貨、院線、大歌星等都會有營銷聯動,但是當年這個問題被拋出來時,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,但卻在大家心裡留下了漣漪。隨著時間的推進,以及人們認識和傳播手段的更新,不但問題解決,「聯動」至今成為了常態!

 

 

萬達復盤秘笈

 

1.人人有復盤思維。從項目一開始,就奔著要復盤的心,建立起過程中點點滴滴的記錄。如果人人復盤思維,過程就會留痕,階段就會做總結,過程中拍的照片就會留存。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。

 

 

 

2.面對面開會。萬達商業地產研究部會給各個系統佈置作業:第一,是項目或問題的描述;第二,會涉及到哪些系統和部門;第三,數據或者問題描述,要列出具體的事例和數據;第四,按照重要性把問題排序。

 

以石景山萬達廣場復盤為例,不但內部調研,還跳出來從外部視角做了調研。比如,調查商戶,問他們對休閒座椅的評價,空調溫度的評價等——便於規劃設計的時候能知道商戶在想什麼,需要什麼。另外,還調查消費者,比如你喜歡商場的什麼類型的活動,對於洗手間的功能配置有何要求等。這就會形成正面負面各種評價,然後根據這些反饋,分析、吸收、改進。

 

這個環節搞定之後,就要上會了。開會雖然很煩,但是對於復盤來說,必須要開!而且必須是面對面!!

 

 

 

3.內外結合。萬達做復盤,不但自己人各種PK、頭腦風暴,還會邀請一些外腦來參加。比如,會請一些官員、專家、媒體人士來參加萬達的復盤大會。

 

在《南京建鄴萬達廣場項目集團復盤階段性報告》中,專門有一個部分是:外部專業人士評價及建議。有專家提出,萬達廣場內部人文環境不夠,主要表現在無書店的配套及內部綠植擺放的數量不足;還有人提出可以增加兒童段業態,引進高年齡段業態;停車場進入不方便,且由於停車場半徑不足原因,發生擦車現象較多……這些建設性的意見很有價值,有的甚至推動了萬達自身業態的發展,比如目前萬達寶貝王已經在全國開了四家;萬達的停車場問題已經解決,萬達廣場的停車場不敢說是全國最好的,但至少是最敞亮的……

 

 

 

多次決議,一人拍板

 

復盤到底要什麼?好的經驗,能讓它變成制度,變成流程,變成操作指引,會變成很多好的東西去複製。

 

 

在各個系統上報資料之前,針對議題要不要上,該什麼順序,要報送幾個?這些問題,已經吵過無數次了,即便如此,送到集團層面的大會上時,還得吵。那麼,吵到最後,誰來拍板?王健林上文的手稿中提到:每個會,要有一個副總裁去牽頭。其實就是讓他去拍板!這既是重視,也是一種震懾。因為一旦這樣的人到了,其他各部門都會派一把手來參會,更容易形成決議性的東西。

博弈的結果出來了怎麼辦?你猜萬達會怎麼做?先看看下面這張圖

 

 

沒錯,把所有的精華集結成冊,然後發給各個項目公司作為案例指引。可別小看這小冊子,上面全部是實打實的乾貨,如果你能有幸得到一本,基本上萬達曾經犯過哪些錯,從復盤中得到了哪些好點子,哪些會被萬達採用作未來的戰略考量,你都會從中找到答案。

 

這個報告會分為三個部分:第一部分就是決議建議,也就是對那些「傷疤」的補救以及解決辦法;第二部分,經驗總結,這部分必須有,因為復盤不僅要揭傷疤,還要把好的東西留下來,傳下去;第三部分,就是上文提到的外部反饋,這會讓各個系統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問題,完善自己。

 

這裡的很多建議,會像一個指南針一樣,引導萬達各個系統的工作奔著一個方向走。

 

 

 

不揭傷疤就記不住疼

 

把復盤變成企業文化

 

 

 

從人性角度來說,誰也不願意揭傷疤,但是如果不揭傷疤,就記不住疼,所以必須下狠手!

 

可以說,萬達這些年能不斷進步或者說不斷快速進步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,就是敢於做真復盤,而且「奇葩」的是,還把它變成了一種文化,把它變得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。

 

現在,復盤已經成為各個系統每年必做的大事。比如酒店系統,每年他們會根據復盤意見列出問題整改清單,每個新開業酒店能列出幾千條,一個窗戶小螺絲松了都會被列進來。

 

揭露完傷疤,別人給你開好藥了,你必須治。隨後,還會有關於復盤重要議題落實情況的評估,如果沒有好好治,就有制度好好治你。

 

就比如,在《南京建鄴萬達廣場集團復盤階段性報告》中就有一項是專門評估上兩次復盤大會重要議題的落實情況,結論是醬紫的:2009年商業地產研究部先後組織了北京石景山項目、成都錦華項目復盤工作,經過三次反饋顯示,30余項遺留問題都得以落實,還形成了若干工作流程體現在2010年的制度中。比如,上文提到的項目驗收和遺留問題解決監督環節就已經形成了制度。

 

任何事情,不怕一次兩次,就怕形成一種習慣。復盤,顯然已經成為萬達的一種習慣,它也漸漸不僅只是經驗的總結,慢慢變成了一個推動企業問題解決、經驗沈澱和不斷改進的一套機制,甚至是文化。

 

 

 

來源:萬達集團

 

本期編輯:劉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